大规格螃蟹养殖 (大规格螃蟹养殖要点)

养海鲜 用户投稿 2023-08-20 20:00 682 0

今天天气不错,待在家里闲来无事,给大家介绍下大规格螃蟹养殖 的相关知识,另外也会对大家比较关心的大规格螃蟹养殖要点这个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如果本文的知识能为您解决心中的疑惑,那麻烦收藏本站,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归纳为以下目录

怎样养大规格大闸蟹

大闸蟹怎样养又大又快

大甲蟹是怎样养植的

养殖大闸蟹对水温有甚么要求

螃蟹如何养成大规格成品蟹

螃蟹的养殖技巧




怎样养大规格大闸蟹


这个看您怎么养了,是想养活多久。一 浴缸 洗水池圈养如果买回来的大闸蟹需要保存3-5天是时间,可以使用家中的浴缸、比较深的洗手池或较大较深的塑料桶将大闸蟹轻轻捡到浴缸等容器中,放入清水(自来水建议晾晒2小时)。水深不要太深,使大闸蟹站起来能够在水面呼吸的深度为宜。如果储存时间较长,建议在水中投放少量的小鱼小虾(到菜市场问卖鱼的大妈大叔要一些,很多人都免费给哦~)这种方法储存阳澄湖大闸蟹一般可超过7天或更长,品质好的阳澄湖大闸蟹储存成活率可达95%以上。二 塑料桶圈养使用30-50cm高的塑料桶/盆,把大闸蟹轻轻放入其中平放,注意不要让蟹层叠。然后加水至大闸蟹身体的一半高度,切记水深不能把大闸蟹全部没过。桶和盆一定不要加盖,放在通风阴凉处。三 冰箱保存选活力旺盛的大闸蟹,把大闸蟹的脚捆起来以减少大闸蟹体力消耗,然后即可。每天吃的时候先挑选活力不足的吃,活力足的大闸蟹可继续保存。放在冰箱的冷藏柜,温度保持5度-10度。在螃蟹的身上盖上湿毛巾保存,以保持适当的湿度。打字不易,望采纳。关于这些知识,我也是从常 氏 蟹 业的网站上面采集的,有兴趣您可以关注下~***** 到论坛,精华贴对你更有帮助的.潮之家就是力量---->


大闸蟹怎样养又大又快


1.培育池条件与设施:  ①培育池选择与改建。以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为好。独立塘口或在大塘中隔建均可,培育池要除去淤泥。在排水口处挖一集蟹槽,大小为2平方米,深为80厘米,塘埂坡比1:2~3。塘埂四周用60厘米高的钙塑板或铝板等作防逃设施,并以木、竹桩等作防逃设施的支撑物。  ②形状。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为宜。  ③面积。600~2000平方米。  ④水深。0.8~1.2米。  ⑤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饲养环境具体水质要求见附录A。  ⑥土质。以粘壤土为宜。  2.放苗前的准备:  ①清塘消毒。4月上旬灌足水用密网拉网,地笼诱捕捕灭敌害生物;一周后排干池水,4月下旬起重新注新水,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0.2公斤/平方米。  ②设置水草。蟹苗下塘前用丝网沿塘边处拦一圈投放水草,拦放面至少为培育池面积的1/3,为蟹苗蜕壳栖息提供附着物。  ③增氧设施。配0.75千瓦的充氧泵一台,泵上分装两条白色塑料通气管于塘内。通气管上扎有均匀的通气孔。安装时离池底约10厘米。  ④施肥培水。放苗前7~15天,加注新水10厘米。养殖老塘,塘底较肥,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2~2.5公斤和水全池泼洒。新开挖塘,每667平方米另加尿素0.5公斤,或按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牛粪、猪粪、鸡粪)150~250公斤。  ⑤加注新水。放苗前,加注经过滤的新水,使培育池水深达20~30厘米,新水占50%~70%。加水后调节水色至黄褐色或黄绿色,放苗时水位加至60~80厘米,透明度为50厘米,使蟹苗下塘时,以藻类为主,同时兼生轮虫、小型枝角类。如有条件,放苗前进行一次水质化验,测定水中氨态氮、硝酸态氮、pH值,如果超标,应立即将老水抽掉,换注新水。  3.蟹苗投放:  ①蟹苗选择。选购蟹苗标准:日龄应达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盐度3以下;体质健壮,手握有硬壳感,活力很强,呈金黄色;个体大小均匀,规格18×104只/公斤左右。  ②蟹苗运输。蟹苗装箱前,应在箱底铺一层纱布、毛巾或水草,既保持湿润,又防止局部积水和苗层厚度不同。蟹苗称重后,用手轻轻均匀撒在箱中。运苗过程中,防止风吹、日晒、雨淋和防止温度过高或干燥缺水,也要防止撒水过多,造成局部缺氧。  ③蟹苗放养。放养密度1000只/平方米。放苗时,先将蟹苗箱放置池塘埂上,淋洒池塘水,然后将箱放入塘内,倾斜地让蟹苗慢慢地自动散开游走,切忌一倒了之。  4.培育管理:  ①饲料投喂。蟹苗下池后前三天以池中的浮游生物为饵料,若池中天然饵料不足可捞取浮游生物或增补人工饲料,直至第一次蜕壳结束变为Ⅰ期仔蟹。Ⅰ期仔蟹后改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日投饵量约为蟹体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现Ⅲ期仔蟹为止。Ⅲ期后,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蜕变为Ⅴ期。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重的20%以下,同时搭喂浮萍,直至投苗后四周止。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②水质调控。蟹苗下塘时保持水位60~80厘米,前三天不加水,不换水。Ⅰ期仔蟹后,逐步加注经过滤的新水,水深达100厘米以后开始换水,先排后进,一般日换水量为培育池水的1/4或1/3。每隔5天,向培育池中泼洒石灰水上清液,调节池水pH值在7.5~8.0之间。  ③充气增氧。蟹苗下塘至第一次蜕壳变Ⅰ期仔蟹期间大气量连续增氧;蜕壳变态后间隔性小气量增氧,确保溶氧5毫克/升以上。  ④仔蟹分塘。经四周培育变成Ⅴ期仔蟹后即可分塘转入扣蟹培育阶段。仔蟹的捕捞以冲水诱集捞取为主,起捕的仔蟹经过筛、分规格、分塘放养。


大甲蟹是怎样养植的


【巴仙蟹王】为您带来最专业的大闸蟹养殖技术:1,投苗准备  用拉网拦住防逃,杀菌消毒清塘时,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以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的目的。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 ,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2,种好水草  养殖大闸蟹,首先要种好水草,水草是大闸蟹的天然饵料之一,并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大闸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主要以藻类为主。也可放入适量田螺。3,合理放养  投放前要对蟹苗消毒,按大小均匀分开,投放时用围网投放在水域内,让蟹适应环境1个月后才能撤掉围网。一般蟹种放养要做到“三适”,“一暂养”原则。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放养时水不能太深,以1.5—2米为宜;温度在20—25度最合适。4,放养密度  在水草丰茂、水质清新的环境下,一般每亩投放规格为300只左右,这样使大闸蟹有一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蟹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份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5,日常巡塘  早上巡塘主要是检查有无残饵,以便安排好当天的饵料;中午巡塘主要是测水温,观察水色状况和池水变化;傍晚和夜间巡塘主要是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那是真的,但是做起有点难。我以前看人家养过。你考察以后在确定好了。


养殖大闸蟹对水温有甚么要求


投苗准备 用拉网拦住防逃,杀菌消毒清塘时,清除过量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千克,以到达完全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良底质的目的。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种好水草 养殖大闸蟹,首先要种好水草,水草是大闸蟹的天然饵料之1,并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大闸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主要以藻类为主。也可放入适当田螺。公道放养 投放前要对蟹苗消毒,按大小均匀分开,投放时用围网投放在水域内,让蟹适应环境1个月后才能撤掉围网。1般蟹种放养要做到“3适”,“1暂养”原则。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放养时水不能太深,以1.5—2米为好;温度在20—25度最适合。放养密度 在水草丰茂、水质清新的环境下,1般每亩投放规格为300只左右,这样使大闸蟹有1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蟹种放养时间1般在每一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好,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分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平常巡塘 早上巡塘主要是检查有没有残饵,以便安排好当天的饵料;中午巡塘主要是测水温,视察水色状态和池水变化;傍晚和夜间巡塘主要是视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END注意事项10月份开始可根据成熟蟹陆续上岸的特点,于夜间捕捉剩余的河蟹。对起捕的河蟹应及时用水冲净淤泥后放入暂养箱中静养2小时以上,让其自行清除鳃部淤泥,避免窒息死亡。


螃蟹如何养成大规格成品蟹


得到自己心仪的宠物后,如果想将ta培养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极品宠物,可根据以下流程进行养成。    1.洗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你的宠物使用还童丹/神兽还童丹将ta洗出1级并且拥有完美的成长率,这点很重要成长率对宠物每级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如果宝宝在捕捉后就是完美的除了少数资质其差的就没必要洗了。    2.提升悟性:悟性可以按照百分比提高宠物的能力,而且在悟性10以后可降低宠物的携带等级,想要让宠物等级超过人物等级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    3.洗天赋:通过万化秘露或万化仙丹为宠物洗出中意的天赋技能,天赋技能能大大的提高宠物的战斗力或生存能力。洗天赋时能够洗出两三个有用的天赋技能就很不错了,运气好可能同时碰到五六个或更多。    4.升级:带准备好的宝宝去升级前需要先将资质丹放入宠物仙丹栏,这样宠物在升级的时候各项属性的成长会比不放入资质丹的成长更多,放入的资质丹越好加的资质也越多。资质丹会在每次宠物升级的时候消耗掉1颗


螃蟹的养殖技巧


稻田准备

  ①稻田选择  养蟹稻田必须环境安静,交通便利,能灌能排,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粘土或壤土,特别要求水源清净, 不受工业废水、化肥、农药等污染。PH值为6.8—9之间,最佳7.5—8.5, 酸性稻田可用生石灰加以改造。稻田宜长方形东西向,利于增加光照时间,便于管理。养殖稻田最好集中连片,具有一定的规模,每块田面积在7.5—15亩之间。

  ②沟池开挖  稻田养蟹的田块需开挖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环沟可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离田埂2—3m, 沟宽1.5—2m, 深0.8m—1m; 田间沟可以以稻田丰产沟为基础适当加宽加深,呈“十”或“井”字形;暂养池长度视田块大小而定,一般宽5—6m, 深1.2m。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要相互连接畅通,开挖的面积要占稻田总面积的15%—20%, 所挖出的土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埂要求高0.8—1m, 顶宽1m以上, 施工时要压实夯牢。

  ③水系配套  稻田养殖的用水应与其它农田分开,单独建进水渠道,可选用40cm左右直径的水泥涵管砌成,也可用砖、石等材料建进水渠道。排水则可利用原稻田的排水渠道。进、排水口都要用较密的铁丝网或塑料网封好,以防养殖的蟹逃逸和敌害随水进入。  

④防逃设施  防逃是稻田养蟹成败的关键。养蟹防逃设施要求高50—60cm,埋入土内10—20cm, 可用钢筋水泥预制成一定规格的水泥板、抗氧化能力较强的钙塑板、石棉瓦等材料,沿稻田田埂中间四周埋设, 用木、竹桩支撑固定, 细铁丝扎牢, 两块板接头处要紧密, 不能留缝隙, 四角要建成弧形。

  ⒉苗种培育

  ①蟹苗选购

  要求选用长江水系亲蟹繁殖的蟹苗,每kg蟹苗数在16万只左右,经5天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出池时盐度在3‰以下,蟹苗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纯正,游泳爬行活跃。检查时可将沥去水分的蟹苗用手抓一把,轻轻一握,然后松开手,如立即四处逃去,爬行十分敏捷,则证明蟹苗质量较好;反之,质量较差。

  ②蟹苗运输  通常采用蟹苗箱装苗,空调车运输。蟹苗箱规格60×30×6(cm)或60×40×10(cm)。箱壁用杉木板做成,每边开一个长方形气窗。箱底和四周用16目筛绢固定好。每只箱装苗0.5—1kg。每5只蟹苗箱为一组,顶部加盖,装苗时,每组蟹箱各层之间要严密牢固,不要留空隙或不平现象,以防蟹苗从缝隙中爬出逃逸。运输中要防止风吹、日晒、雨淋、颠簸。

  ③饵料培养  为了使蟹苗入池后能摄食到适口的天然饵料,可在蟹苗放养前培养基础饵料,方法是把培育池水温调节到20℃右右,用腐熟的人畜粪施入池中,用量视池底肥度而定,一般每亩1000kg左右,也可在池中泼洒豆浆,用大豆浸泡后磨成浆泼洒3—5天,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7天左右即出现轮虫和小型枝角类,这些都是蟹苗的最佳饵料,可提高蟹苗的成活率。

大规格螃蟹养殖 (大规格螃蟹养殖要点)

  ④蟹苗放养  蟹苗的放前量根据大田仔蟹的需要量决定,一般每667 m2(亩)大田需仔蟹2000—3000只,蟹苗至仔蟹的成活率一般按25%左右计算。暂养池培育仔蟹其蟹苗的放养密度为每 m21200—2300只(约7.5—15g)。蟹苗运到池边后,应先将蟹苗箱放入池水中1—2分钟,再提起,如此反复2—3次,以使蟹苗适应培育池的水温和水质。

  ⑤仔蟹培育  蟹苗入池后即可均匀地布入附着物,同时开始投喂饲料,大眼幼体阶段投喂鸡蛋黄,每2—3小时投喂一次,进入1期幼蟹后改投鱼糜加豆饼和麸皮,投饲率从100%降至5%—7%,日投喂4—6次。仔蟹培育期间最好能保持微流水,保持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坚持每日早、中、晚巡塘,观察水的肥度,定时测量水温,经常加水或换水,若遇池中缺氧及时充气增氧。

  ⑥大田放养  一般在水稻秧苗栽插活棵后进行,此时可测定培育池中仔蟹的规格和数量,如果数量正好适宜大田养殖,即可拨去培育池的围拦,让幼蟹自行爬入大田,如果数量不足或多余要进行调剂,一般每亩稻田控制在2500只左右。为了提高稻田的利用率,还可放养部分鲢鳙鱼种以摄食稻田中的浮游生物,一般亩放30—50尾。

标签列表